美国本科
留学申请
对象:初三(9年级)至高三(12年级)
初三
积累阶段,重点保持GPA,有意识培养英文阅读、写作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习惯等等。
高一
继续保持GPA,慢慢明确学术方向;
可以开始逐步准备各项标化考试,包括托福、SAT、ACT系统性学习、完成考试;
参加竞赛、社团、课外活动,例如冬/夏令营、志愿者活动等,有丰富的活动经历的同学是非常受美国各大院校欢迎的。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开始上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
3月前(高二上)
进行留学信息收集,为择校意向铺垫;
同时继续冲刺学习托福、SAT等考试。
3月-6月(高二下)
初步拟定学校范围以及专业范围;
向1-2位授课老师或者班主任写2-3封推荐信。
7月(高二下暑假)
继续丰富个人活动经历背景;
缩小意向学校范围,可通过实地访校或者其他方式筛选;
开始写文书。
8月(高二下暑假)
梳理简历,作为网申填写的参考,这一部分基本以参加的各类活动、实践为主,可以列出一份荣誉、奖项清单;
创建、注册各类账号;
继续了解申请学校的及专业的各类信息,包括EA、ED、RD三类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一般EA、ED在11月截止,RD在次年1月截止。
9月(高三上)
确定最终申请学校名单,根据“冲-稳-保”的策略排列;
根据学校排名对照SAT成绩是否达标,一般排名前50的学校需要1400分以上,如有需要还有时间重考;
开始补充各大学文书;
跟进几封推荐信情况。
10月(高三上)
各类文书定稿,特别注意为EA、ED等提早申请批次的文书定稿并注意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准备高中成绩单,至少提前2周要求学校发送;
准备资产证明,包括第一学年学费、生活费的存款证明等;另外,不同学校有相关资产表格,也需学生本人和家长签字。
11月(高三上)
RD常规申请批次补充文书定稿,并注意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完整准备好各项考试成绩。
12月(高三上)
在截止时间前提交RD常规申请;
将考试成绩发给学校;
查看EA、ED等早申批次的结果;
准备面试。
1-2月(高三上寒假)
跟踪各类申请学校进程;
准备并完成学校面试,一般根据申请学校要求来定;
递交申请奖学金材料。
3-4月(高三下)
查看录取结果;
选Offer,确定最终入读学校;
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出国签证、行李和其他学校要求的入学报到材料。
美国硕士
留学申请
对象:主要是本科在校生或者本科毕业生。
大一
从大一开始就需要注意自己的GPA成绩,尽量保持较高的水平。
确定自己对于本专业是否感兴趣和了解发展前景,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拓展、活动,享受校园生活。
大二
处于信息收集阶段;
继续保持高水平GPA;
逐一开始准备GMAT/GRE/TOEFL/雅思等标化考试,根据需要参加考试培训班;
如本科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二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辅修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为留学专业选择多样性做好铺垫;
大二继续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软实力背景。
大三上
做好院校评估,查阅资料,确定申请学校范围和专业范围;
进行背景提升,推进之前的项目或者研究并取得进展,可以通过在实验室或者去实习单位实习,增加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
GMAT/GRE/TOEFL/雅思出分和刷分,尽量在大四前考出满意分数;
开始准备相关的文书资料。
4-6月(大三下)
准备GRE/GMAT/LSAT等考试;
初步拟定申请学校,了解各校的申请要求。
7-8月(大三下暑假)
基本选定学校;
确定推荐人,拟定带有推荐人个人特色的初稿;
继续提升软实力背景,参与暑期科研、专业实习工作。
9月(大四上)
完善各项申请材料,特别是个人陈述、推荐信、简历等材料;
开成绩单(含GPA或者均分)
在读本科生要提供在读证明,毕业生提供学位证和毕业证,若有不错的实习或者工作证明也可以提供。另外,特别注意两点时间:护照时间要覆盖留学时间;标化考试成绩有效期;雅思/托福2年、GRE/GMAT5年。
10-12月(大四上)
递交申请,美国各大学基本在8-10月陆续开放网申系统。
1-2月(大四下)
准备并完成学校面试;
与学校保持联系,确保录取进度及录取材料是否需要补充;
进行套磁行动,积极与学校和教授联系,为争取奖学金做准备。
3-4月(大四下)
等待学校发Offer,一般在5月前都会结束,大部分学校会提前发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或者审理周期;
注意查看录取结果以及接受Offer截止时间。
收到Offer后,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出国签证、行李和其他学校要求的入学报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