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包括哪些方面?
“软实力”在申请过程中可以大致总结为四个方面:申请文书、老师推荐信、课外活动及个人荣誉成就经历和面试。
这四个环节从申请初期贯穿到尾声结束,其中,课外活动及个人荣誉成就的经历板块在申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最锻炼学生个人以及专业能力的环节。
申请文书
虽然绝大部分的文书都有详细的命题,但是这些命题不会框定详细内容,学生有很大的独立自由发挥的空间,可写的范围也十分广阔。这也意味着学生没有任何可以套用的模板。
优秀的申请文书不是千篇一律的,是不需要存在任何的“模板”或者“套路”的,而是色彩丰富、逻辑清晰、有条不紊的。
以“以小见大”的切入点和独特的视角,幽默风趣地呈现自己性格特点、突出优势、生活经历,同时也要体现出故事的成熟度和独特性。
推荐信
学生任课老师及升学辅导老师的推荐信是另外一种学生呈现自己日常在校的优异表现的途径。推荐信包含1封学校升学指导/班主任的推荐信,1-2封任课教师推荐信,除此以外还可提交额外推荐信。
选择推荐人的时候尽量一文一理,以展示同学在文理领域的均衡发展。确认好推荐人之后,便可以在系统上邀请推荐人了。以Common App系统为例,登陆后点击邀请推荐人,在弹出的小窗口填上推荐人的姓名和邮箱后,系统会自动给老师发送邮件,老师通过邮件的链接上传推荐信。
美国学校把推荐信设置成必须项皆在将之作为多方面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老师的推荐信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相对比较客观。
|课外活动及个人荣誉成就经历
针对申请表格的填写,大学会要求学生展示自入校到结业9-12年级期间的课外活动和突出荣誉成就,这给了学生证明自身发展情况的机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网申问题中设置了简历提交的可选板块,提供了可以让学生更加突出、灵活展现自己的平台。
|面试
在美国,私立名牌学校的面试会比公立学校更多一些。面试方式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面试官可能是学校的招生官、校友,也有很多学校接受非校方组织的第三方面试。
虽然有些面试并不是强制性的,但优秀的面试表现无疑会增加学生个人的录取几率。因为相比于让招生官书面上审核一个人的能力,面对面的展现学生自我的优势和个人魅力更能打动到面试官,进而为学生争取到更好的录取结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