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新动态:中国学生面临STEM专业限制,文科或成新选择?
作者:齐天五胜 时间:2024-06-28

  在美国留学圈子里,有一群人特别不受欢迎,就是那些想要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亚裔男生。更夸张的是,现在这个不受欢迎的名单上又加了一项:中国学生。最近,有个美国高管说,中国学生来美国应该学文科,不要学理工科,还提倡多招印度留学生来学STEM。

  按性别歧视专业已经忍了,但按国籍歧视专业这个说法,在国际教育圈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不是明摆着双重标准吗?

  这位高管是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叫坎贝尔。他说,因为美国本土学STEM的学生不够多,所以应该多招印度学生。他还说,印度是美国的重要安全合作伙伴,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会学到关键技术。而且,很多印度留学生毕业后会留在美国,为美国的发展做贡献。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美国担心他们会把关键技术带回中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坎贝尔的意思很明显了,美国一方面想从中国留学生身上赚钱,但另一方面又不想让我们学到高端的科技知识,想要在这方面限制和遏制中国。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和歧视性政策,其实是政治力量的博弈,而中国留学生却成了牺牲品。

  美国对中国的限制不仅仅是在留学方面。早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就有议员提出禁止中国学生学理工科,让他们多学莎士比亚。美国对高新科技类专业的限制越来越严格,这些专业被认为是涉及国际安全或工业竞争力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

  即使签证拿到了,中国留学生也可能遭遇被无端盘查遣返的情况。据报道,近年来美方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了30余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数为硕博研究生。

  在这种背景下,文科留美或许迎来了新的机会。美国高管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文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科留学生就能轻易留在美国工作或获得绿卡。与STEM专业不同,文科留学生毕业后只有一年的OPT(实习机会),而且找到合适的工作并获得雇主担保的机会相对较小。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可能会继续调整其留学政策,以确保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也可能会寻求与其他国家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合作。

  对于文科留学生来说,尽管在美国就业的机会可能比STEM专业少,但随着全球对跨文化理解和人文社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他们的就业前景仍然乐观。

  留学生规划指导:

  1、多元化专业选择:鉴于STEM专业的限制,中国学生可以考虑多元化专业选择,结合文科和STEM专业,以提高未来的就业灵活性和竞争力。

  2、提前规划与研究:学生在申请前应该详细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最新录取政策,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做好充分的研究和规划。

  3、增强实践经验和技能:无论选择哪个专业,都应该积极参与实习、工作和其他实践活动,以增强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4、关注国际形势和政策变化:留学生应该关注国际形势和政策变化,特别是与美国留学和就业相关的政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5、考虑多国留学选择:面对美国的限制,中国学生可以考虑其他国家的留学机会,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也提供高质量的STEM教育和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多,不仅在留学申请上,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希望中国学子在求学的道路上少些阻碍,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招生简章
...
英国高等教育文凭(Advanced Diploma,简称AD)项目,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查看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本科项目至今已有19年的办学历史。作为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查看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威廉杰瑟普大学教育学本科项目是华南师大与美国威廉杰瑟普大学在本科师···查看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1+3国际预科项目是在我校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框···查看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自2002年在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开展出国留学本科项目,至今已有20多年的办学···查看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自2002年在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开展出国留学本科项目,至今已有20多年的办学···查看详情
国际本科2+2/2+3项目(教育学方向)推荐大学威廉杰瑟普大学William Jessup University···查看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自2002年在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开展出国留学本科项目,至今已有20多年的办学···查看详情
国际本科2+2/2+3项目(教育学方向)推荐大学威廉杰瑟普大学William Jessup University···查看详情
国际本科2+2项目(艺术方向)华南师范大学出国留学项目(艺术设计方向)由国际商学院与···查看详情
Copyright © 2018-2025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本科留学项目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9185号-115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2241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间侵犯您的版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删除并诚恳的向您道歉。我们尊重您的版权,但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